目前國內養殖規模越來越大養豬場的污染之大眾所周知,對其進行整治經常成了有關部門頭疼的一個問題。不過,這種情況正在長樂悄然改變。昨日,從福建省會福州市長樂農業局獲悉,長樂近期對養豬場采取一種新的治理模式,即 以豬養沼、沼液養園、沼渣肥田、種養平衡 的循環生態種養新模式,養豬場可將排出的豬糞 變廢為寶 ,通過豬糞固液分離機將豬糞變為有機肥供周邊村民種植農作物,產生的沼氣還可用于供電供熱。目前,長樂已經有5家畜禽養殖企業采取該模式,接下來,這種模式將向全市推廣。
我們了解到在長樂羅聯鄉東林村一養殖農場菜地里的蔬菜長勢良好,這些菜苗都是用自家養豬場生產的沼液澆灌的,是原生態蔬菜。該農場的負責人介紹,他們以養豬為主要產業,豬的排泄物用到加工廠進行固液分離,之后到沼氣反應池,生產出來的沼氣可以供應周邊三山村和寶橋村250戶人家使用,沼液經過氧化塘氧化后回收到上面,用于300多畝農田和1000多畝樹林的排灌,利用沼渣來養魚,上面還養鴨子。這樣一個立體的循環生態種養模式,極大惠及到周邊村民。長樂東林村村民林依伯說,原來用電或煤氣做飯,一年得花1000多元,而農場提供的沼氣,同樣可以用來煮飯、燒水,1000多元也就省下來了。此外, 沼渣用來種地瓜、果樹都很好,這個用進去土地會一年比一年肥沃起來,隨便種進去都有收成,地瓜長得特別大,水稻也收成好。 在江田鎮下沙村的另一家養殖場,記者看到了同樣的立體生態種養模式。該農場是長樂最大的生態型標準化養豬基地。該養殖場投資300多萬元對養殖污染進行全面整治,建成了無害化生態飼養技術體系、微生物有機肥工廠、沼氣發電、供熱供暖系統等配套設施。該農場的一位負責人表示,他們生產出來的沼氣可以供應50多個工人的吃飯、洗澡等生活用,但是這些沼氣還用不完,所以他們設計好打算利用多余的沼氣發電,已經訂好了發電機組,75千瓦的,計劃在近期投入生產發電,投產后,一年能節省十萬元電費。
我們從長樂市農業局畜牧中心了解到,近年來,長樂積極推廣生態種養模式,截至目前,已全面完成建設治理設施并啟用的養殖場有5家,正在籌備治理工作的有7家,擬拆除的有12家。